1. <b id="1c4b9"></b>

      2. <rp id="1c4b9"></rp>
        <cite id="1c4b9"></cite>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
        >業務工作>研究報告
        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追蹤(2022年一季度)
        發布日期:2022-05-27 來源:規劃發展處

       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較快、成就顯著。回顧整體表現,數字經濟特別是其核心產業已成為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基石。據相關機構測算,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.2萬億元,占GDP比重達38.6%,保持9.7%的高位增長速度,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;電子信息制造業、軟件、互聯網、通信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長長期高于GDP增速,有效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。


        一、需求端


       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促進消費升級、擴大有效投資、維持貿易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

        一是數字經濟有效帶動投資需求。電子行業投資熱度高漲,高于工業投資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。2022年一季度,電子行業投資同比增長27.8%,高于工業投資11.5個百分點,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.5個百分點。



        二是數字經濟促進消費潛力釋放。數字經濟打破時空限制,不斷激活信息消費、線上消費、APP移動應用、流量消費等消費新市場。2020年以來,基礎信息消費支出增速明顯高于人均消費支出增速,網上零售額增速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。其中,在信息消費領域,2022年3月第三方應用商店在架應用分發總量達到2.1萬億次,當月人均流量消費近15G,日均近500M,相當于下載50首高品質歌曲。






        三是數字經濟穩外貿效應持續增強。電子行業出口持續增長,2022年一季度,出口同比增長11.4%,與全國出口額增速和工業出口增速差距逐步收窄。



        二、供給側


       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擴大生產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、優化制度環境等方面展現強大動能。


        一是產出水平不斷提升。通過與實體經濟不斷融合,數字經濟帶動主要行業擴大生產。2020年至今,電子信息制造業、軟件業、互聯網、基礎電信業務規模持續擴大,增速長期高于GDP增速水平。



       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不斷增強。目前我國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,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。截至3月末,全國光纖端口達到9.7億個,比上年末凈增1384萬個;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905萬個,比上年末凈增119萬個。



        三是制度環境不斷優化。移動應用程序供給不斷規范。隨著《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(征求意見稿)》《網絡安全法》《數據安全法》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等陸續頒布,我國對數據和個人信息的保護進一步加強,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的范圍進一步擴大。截至2022年3月末,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已達230萬款。



        三、市場主體


       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上市公司市值水平和經營情況良好。


        一是從市值表現看,自2021年始至今,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上市公司日均總市值同比增長23.9%,高于A股平均水平5.5個百分點。


        二是從業績表現看,根據2021年財報,數字經濟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6.05萬億元,同比增長21.5%。其中,主板、創業板、科創板的數字經濟上市公司營收分別為5.05萬億元、0.7萬億元、0.33萬億元,同比增長19.7%、25.1%和41.4%,整體業績表現良好。特別是在研發與創新驅動方面,數字經濟上市公司表現出極高的成長性,其主板、創業板和科創板平均研發強度[1]均明顯高于A股非金融公司的整體水平。2021年,百度核心研發費用為221億元,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達23%;美團研發支出同比2020年增長53.1%至167億元;騰訊研發投入達到518.8億元,過去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1200億元,年均增速超過30%。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,京東體系近5年在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發的投入已近800億元[2]。



        四、重點事件和市場表現


        5月17日,全國政協在京召開“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”專題協商會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強調,“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”“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,使之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、推動高質量發展”。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,“支持平臺經濟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”“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”。


        此次專題協商會的召開,數字經濟戰略地位再獲強調,資本市場反應迅速。大盤方面,截至5月17日收盤,A股全天震蕩走高,滬指漲0.65%,深成指漲1.23%,創業板指漲1.62%。數字經濟指數方面,萬得數字經濟概念指數上漲2.04%,中證數字經濟主題指數上漲2.61%,華證數字經濟主題指數上漲2.16%,分別跑贏滬指1.39、1.96、1.51個百分點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上市公司方面,A股1065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上市公司中,518家實現上漲,占比48.6%,其中,共達電聲、京泉華、返利科技等上市公司領漲;港股市場,舜宇光學科技漲超13%,嗶哩嗶哩漲近7%、金蝶國際、網易、美團漲超6%;中概股中,蔚來漲超14%,愛奇藝漲超7%,拼多多、阿里巴巴漲超6%,京東漲超4%。





        總體看,數字經濟對宏觀經濟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,以電子信息制造業、軟件、互聯網和通信等行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擴大內需、提供有效供給和促進資本市場繁榮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后續我們將持續跟蹤數字經濟發展動態,更多及時的數字經濟領域信息資訊和深度分析,請掃碼關注“工信數通”官方平臺。



        附注:


        [1] 研發強度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,選用科創板研發強度的中值。

        [2] 數據來源:上海證券報。

        分享:
       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啊啊啊免费黄色网址啊